|
|
正当法军在洛鲍岛和多瑙河南岸积极备战的时候,卡尔大公也在重新筹划下一步的军事行动。阿斯佩恩和艾斯林地区,不仅离多瑙河岸太近,而且也太暴露了。于是,卡尔一面调集兵力,一面率领奥军主力稍向后撤,选择一个有利阵地,以待法军再次来攻。
原来,从洛鲍岛北渡多瑙河,前面就是马尔赫法尔平原。这个平原东西宽达六十多公里,南北长约四十公里,北端由一块自西向东而且呈弧形的高地所环抱,其西端延伸到了多瑙河北岸。有一条叫做鲁斯巴赫的小河由北向南流来,从高地的中间穿过,又沿高地南缘流去,差不多是与多瑙河平行而转向东南方。在鲁斯巴赫河向东南转弯的地方,几乎是在弧形高地的顶点位置上,有一个居民地叫瓦格拉姆。
奥军主力从阿斯佩恩和艾斯林撤出后,来到了瓦格拉姆。卡尔大公看中了这块地方,立即命令部队停驻下来,就地组织防御。当时,卡尔选择这个防御阵地,也是费尽心机的。其左翼从瓦格拉姆伸展,向东南沿鲁斯巴赫河北岸部署,在大约七公里的地段上,部署了三个军和奥军的大部分骑兵。奥军的右翼也是以瓦格拉姆作起点,沿高地向西南延伸,一直伸到多瑙河岸边,其正面约十三公里。卡尔计划用四个军在这个地段组织防御,同时,派出部分兵力前出到阿斯佩恩地区,占领前哨阵地。这样一来,瓦格拉姆便成了奥军左右两翼的结合部,实际上是整个部署的要害之处。
卡尔大公作这样的部署,是有其明确目的的。他确实选择了有利地形,企图依托河流和高地,构成一个形同聚能罩的弧形防线,等待法军主动来攻。他设想,待法军落入陷阱、并受到一定的消耗之后,他即挥动大军,从两翼向法军的侧后出击,将敌军歼灭。可是,这样的部署却产生了一个致命的弱点,那就是平分了兵力,留不出可供急用的预备队。为了弥补这个缺陷,卡尔曾经急今他的第弟约翰大公,尽快赶到战场参加战斗。当时,约翰大公率领着一万五千人,驻守在维比纳以东的布拉迪斯拉发,从那里开上战场,大约有三天的行程。这一情况表明,奥军的部署一开始就隐藏着祸根。
然而,卡尔大公的上述企图和部署还潜伏着另一种危险性,那就是以假设作为根据。卡尔设想,法军如果发起进攻,仍象阿斯佩恩作战那样,从洛鲍岛上北渡多瑙河。因此,卡尔确定的主要防御方向,仍然是阿斯佩恩这个方向。大公的判断似乎很有道理,因为在上次,双方就是在这里展开战斗的。而且,法军对这里的地形与河床情况比较熟悉,并在这里架有浮桥。从这里渡河发起进攻,是到达奥军防线距离最短的地点。总之,卡尔对于法军的渡河地点和可能进攻的路线,单凭一点经验而作出了主观判断。 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