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一八零五年的战争序幕,严格说来,是由奥地利人揭开的。第三次反法联盟建立以后,按照同盟国的计划,作战的联军应该协调行动,以便在欧洲大陆打败法国。为此,由奥地利和俄国的军队担任主要突击,首先进入德意志境内,而后由东向西进攻,把战争推向法国本土;由瑞典军队担任辅助突击,在北线采取牵制行动,即从侧背威胁法国。在南线,由英国和俄国各派一支远征军。英军以马耳他岛为基地,俄军以科孚岛为基地,同时从两个岛上出发,准备在意大利南部登陆,首先从东西两翼合击驻在那里的法军(圣西尔部),尔后向北推进,威胁意大利北部的法军(马塞纳部),以策应奥俄联军主力的行动。
然而,急于报仇雪耻的奥地利人,没有等待俄国盟军到达,自己在八月间便率先行动起来了。奥军统帅部认为,在最近两次(一七九六——一七九七年和一八零零年)的法奥战争中,拿破仑都选择了波河流域作为主要战场,并在那里接连不断地打败奥军,进而威胁着维也纳。至于德意志境内的多瑙河上游地区,虽然自古以来也是兵家争夺的要地,双方都很重视。但是,在近两次战争中,法军在那里的行动,并不怎么得手,而且,拿破仑对于那个地区的熟悉程度,远远不如意大利战场。根据这种分析,奥军统帅部决定,要把北意大利方向作为奥军主力部署的主要方向,而以奥军的部分兵力协同俄军主力进占德意志,作为联军主力进攻法国。
基于上述判断和决策,奥军统帅部采取了南北两线同时向前部署兵力的战略。三十四岁的卡尔大公率领奥军主力九万五千人,南下意大利,预计沿阿迪杰河至波河一线组织防御,防止法军从这个方向出击维也纳;一但时机成熟,则向意大利北部的法军意大利军团发起进攻。二十四岁的费迪南大公率奥军五万九千人,西出巴伐到亚境内,溯多瑙河而上,分布在累根斯堡以西、直到莱茵河岸边的广大地区,以待俄军到来再取行动。
由于费迪南大公还太年轻,完全不熟悉军事,奥军统帅部特地选任五十三岁的老将麦克充当他的参谋长,实际上担负指挥任务。当地奥军统帅部根本没有设想拿破仑会从这条路线发起进攻,因而命令该路奥军从容不迫地在那里做着防御准备,以等待俄军前来会师。实际上,大约十万俄军刚刚开始从波兰和摩拉维亚(今捷克南部地区)出发,预计在十月中旬才能赶到前线。这样,奥军的提前行动,完全暴露了意图,为它后来的失败埋下了祸根。 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