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一八一三年四月十五日拿破仑离开巴黎,前往美因军团。四月十七日到达美因军团的重要补给基地美因兹。他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星期,实地调查和进一步解决了大军面临的各种问题。他发现的主要问题是,后勤补给情况一团槽。为此,他立即给其财政大臣写信,说:“我们的财务组织糟不可言。我必须浪费几个钟点的时间去整理一堆烂账,和小职员们一起工作。我早巳告诉你了,美因军团与易北军团是完全分开的,必须各有各的财务官。你只要看一眼地图就会知道,在马格德堡的财务官,根本管不了美因兹方面的事情。我们在这里并不缺少金钱,但是缺少良好的组织。”就在大量处理这类事务的同时,他还分别找了刚刚提拔为军长的几个人,同他们作了长时间的谈话,说明自己的作战原则和统驭军队的一般要领,使他们在作战中能够迅速准确地理解他的意图,执行他的命令。
拿破仑离开巴黎前往美因兹之前,曾命令欧仁指挥易北军团溯易北河北上,以便向美因军团靠拢。四月二十五日,拿破仑到达埃尔富特,这是美因军团的集中地点。当时,除贝唐德指挥的第四军外,其余各军都已在此集中。在此稍后,易北军团也到达了哈勒以南地区。
联军方面,库图佐夫于四月二十八日在本次劳病逝,俄军元帅维特根施坦继任总司令。此时,联军主力为步兵六万四千人,骑兵二万四千人,火炮五百五十二门,已经前进到莱比锡东南的次维考至阿尔滕堡地区。其中,俄军为五万五千人,普军为三万三千人。普军是由著名的布吕歇尔将军指挥的。在易北河以东,即俄普联军的后方,法军仍然坚守着但泽(今格但斯克)、库斯特林和什切青等要塞。四月三十日,美因军团和易北军团会师了。这时法军开上前线的兵力约为十五万人,火炮三百七十余门。但是,其中的骑兵仅有七千五百人。法军在步兵数量上占有优势,炮兵数量劣于联军,而骑兵仅为联军的三分之一。
对于这次作战,拿破仑早在三月中旬就作了两种设想。他的第一个方案是:以一部兵力渡过萨勒河,直趋德累斯顿,牵制住联军的兵力,保护主力军团右翼的安全,同时,以主力渡过易北河,绕过柏林,直接指向俄军后方的什切青和但泽地区,解救被围的法军,从而威胁俄军的后方交通线,打乱联军的部署,夺取战场的主动权。这个计划充分体现了拿破仑长于实施机动,大胆迂回包围的作战原则,能够把战争一下子引到普鲁土的心脏地区,而且直接威胁柏林的安全,可以打乱普鲁士的战争动员计划。如果实现这个计划,真正从北面威胁俄军与其本土相通的交通线,那么,就有可能把俄普联军调动起来,使他们远离法国的潜在敌国奥地利,并使它不敢贸然乱动。要是执行顺利,还有可能在调动敌人过程中,获得再打一次耶拿式会战的机会,从而彻底粉碎第六次反法联盟。
拿破仑的第二个方案,实际上是第一方案的修正案,只是把其中的战役目标缩小了。他设想,如果实行第一方案有困难,那么,就以两个军团分路并进,直接指向莱比锡,从南北两翼包围敌军,尔后,再向德累斯顿发展进攻。这样,可以迫使敌军在两条道路之中作出选择;要么在莱比锡附近与法军决战,要么就退到易北河以东去。假如联军接受会战,进攻欧仁指挥的易北军团的左翼,那么,拿破仑就可直接指挥美因军团打击敌军的左翼。反之,假如联军直接向美因军团进攻,那么,易北军团便可打击它的右翼。
执行第一方案,须要远距离行军,必须横跨普鲁土的国土,并且要有相当的兵力来保障右翼的安全。然而,就当时当地来说,普鲁土正在实行全国总动员,决心抗击法军。拿破仑深深感到,要用现有不足二十万人的兵力去深入敌国纵深作战,是有很大风险的。因此,他决定放弃第一方案。
至于联军的作战计划,那是直到四月二十九日才最后确定下来的。联军判明,拿破仑的第一个打击目标将是莱比锡,于是决定暂取守势,停驻现地不动,等待拿破仑首先发动进攻,而当法军渡过萨勒河、兵力尚未全部展开之际,立即从南向北打击法军右翼。当时,联军还采取了对付拿破仑的一个新办法,那就是专门攻击拿破仑的元帅们所指挥的部队,当拿破仑赶来时就撤退,这样与法军在战场上捉迷藏。这个办法是根据莫罗和贝尔纳多特的建议制定的。拿破仑的前元帅贝尔纳多特这时投靠了联军,作为瑞典王储领兵对法作战。他把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将军莫罗请了回来,让莫罗担任沙皇的首席军事顾问。莫罗因为和拿破仑意见不和,于一八零四年被拿破仑驱逐出法国,以后流亡在美国,因而也乐意参与反对拿破仑的战争。
联军的新战法可算是抓住了法军致命的弱点,切中弊端。原来,拿破仑的指挥特点是高度集中。他把大权抓在自己手中,很少给元帅们自主作出决定的权利。他选择将帅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服从,要求他们象钟表那样准确地执行自己的命令。因此,在他的元帅当中,除了苏尔特和达乌、马塞纳等少数几个将才之外,其余大都缺乏独立作战的能力,很难担负独当一面的重任。然而,随着双方交战兵力的增加和战场范围的扩大,这一弊病就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了。所以,联军的决策,对于一八一三年的战局有着重大的意义。 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