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著名的奥斯特利茨战役,实际上是在一八零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拉开序幕的。当时,俄奥联军的总兵力已达到八万六千人,其中俄军五万三千人,奥军三万三千人,共有火炮三百五十门。根据总司令部的决定,联军将这些兵力分成五路纵队,从奥洛穆茨附近的阵地出发,逐次向东南开进,在布尔诺以东的奥斯特利茨镇及其西南一线展开。十二月一日,联军到达战场,迅速占领了普拉岑高地,并作好了全面进攻的准备。
俄奥联军的进攻计划,是由联军参谋长魏洛特尔将军制定的。他制定计划的出发点是:法军已经基本上失去了进攻能力,不久就将向维也纳撤退。基于这个判断,计划规定:使用一部兵力牵制法军的北翼,而以总兵力的五分之三放在南翼,预计在普拉岑高地和扎钱湖之间突破对方的防御,尔后迂回法军的右侧,切断通往维也纳的退路,将所有法军聚歼于布尔诺以南和以东地区。
拿破仑日夜盼望的战机终于来到了。他决心孤注一掷。在俄奥联军向前开进和占领阵地的过程中,他不断分析对方的部署和意图,即时作出反映。在有意放弃普拉岑高地之后,还命令法军继续后撤。因此,法军于十二月一日全部退到了战场西缘的哥尔德巴赫河一线。
拿破仑这样作的意图是:首先引诱敌人把主攻方向指向法军防御薄弱的南翼,即普拉岑高地和扎钱湖之间的地段;然后,乘俄奥联军主力南移而中间空虚之机,集中法军主力在中段进行反击,必须不借一切代价夺回该地区的要点普拉岑高地;尔后,向南卷击,以扎钱湖及其周围的沼泽地带为铁**,以从北面压过来的法军主力为铁锤,歼灭俄奥联军主力于普拉岑高地和扎钱湖之间地区。为此,拿破仑决定,要在防线北段集中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二,而在南段同样宽的正面上,只配置总兵力的三分之一。
为了实现这一意图,法军作了如下部署:所有部队展开在大约十公里的地段上组织防御。防线北起布尔诺与奥斯特利茨之间的乡村大道,南至扎钱湖北缘的特尔尼兹村。整个防线分为南北两段,各为五公里正面。在北段的第一线上,配置了拉纳的第五军和贝尔纳多特的第一军,而在两个军侧后方约一公里的地方,也就是北段的第二线上,隐蔽地配置着缪拉的骑兵军和拿破仑的近卫军,此外,还有一个作为预备队的师和法军的大本营。因为有河谷,有丘陵地的遮蔽,第二线部队的配置情况,即使站在普拉岑高地的最高处也观察不到。在南段的第一线上,只配置了苏尔特的第四军。这个防御地段恰好面对着河对岸的普拉岑高地。而在该军右侧后方约五公里的地方,有一座叫雷吉恩的寺院,达武的第三军隐蔽在那里,作为南段的后备部队。这个部署说明,苏尔特和达武两个军的任务将是很重的。他们要象斗牛士那样,用手中的红布把联军引向自己,同时又要保证,不能使敌人突贯整个防御。
这就是两军在战前的部署情况。人们事后看到拿破仑在选择战场和集中使用兵力方面,确实要比敌人棋高一着。俄奥联军的兵力配置,正是他所期望的,从某种意义上说,也是他运用计谋促成的。当队从整个兵力对比来说,法军仍然居于劣势地位,可是,经过双方的具体部署,局部地区的兵力情况就有明显的变化。在南翼法军仅以一万多人牵制着联军四万多人,而在北翼,法军则集中了约六万人去对付联军的四万多人。法军在局部上形成了优势。 |
|
|
|
|